办理北京人才引进时 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向

北京落户政策多年来的改革形成了一个松紧并举的现状,过去扎堆的渠道,现在在收紧,而过去很少关注的渠道热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,人才引进就是这个方向之一。

人才引进的政策自2018年38号文发布以来,各式配套的措施在跟进,对于关注北京户口政策的群体需要认真对答,结合自身条件,充分发挥政策效用。

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文件中对于个人条件要求表述比较清楚,对大多数普通的人来说,主要是第五条第二项和第十三条,即社平8倍或6倍,硕士学位或本科加高级职称,很多人都符合政策要求的个人条件,但符合条件不一定能成功办理北京户口,符合条件只是个人可以申请,不代表具体这个资格,还需要单位配合,即单位有申请指标的条件,好马配好鞍是政策的导向,也是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。

接下来分析一下人才引进过程中几个常见的卡点:

公司方面
申请资格是必须,门槛是符合北京产业发展方向,城区与开发区的企业近三年年纳税额500万起步,郊区为300万。
符合基本基本条件可以申请开通人才引进系统,注意的是,不是符合基本条件就能申请的到,人社局有严格审核,考虑的因素多,细节不会对外公布。
申请人才引进指标时与员工绑定,也就是说公司条件再好,员工条件普通也面临被拒的风险,而且是经常遇到,所以在申请时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注意。
如果公司在操作上屡屡不规范,审核部门会降低信用,反复修改,甚至列入黑名单。

个人方面
自身的基本条件一定要达到,个人会面临二重筛选,一是单位,二是提交材料后会进入二次审核。
单位的筛选公平的方式是择优,实际操作上变数大,能申请人才引进指标的单位都有一定规模,人数也不会少,这个理大家都能懂。
人才工作局二次审核时会再次结合全市、所在区的情况综合考量,原因很简单,总量控制。
按目前提速的情况来看,超过3个月,面临的压力就很大。
在申请过程中,软硬实力需要做好平衡,此时细节决定成功。

结合申请人才引进政策与实操来看,通过人才引进办理北京户口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,需要提前规划,才能确保水到渠成,万无一失。

THE END